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的第一轮巡视,已接近尾声。截至目前,10个被巡视地区、单位,已“晒”出了7张问题“账单”。每张“账单”的最后一项,都是“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,已转中纪委、中组部处理”。
“这里面可能要揪出大‘老虎’。”江西某镇曾任纪检组长的王强(化名)说。
“当好‘千里眼’,找出‘老虎’和‘苍蝇’”,本轮中央巡视开始前,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提出了这一要求。
专家学者们认为,本轮中央巡视不仅仅是揪出“老虎”,更积极的意义在于,为下一步中央巡视制度改革“铺路”。
党内巡视制度从1996年启动,2003年开始运作。今年8月27日,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-2017年工作规划》,提出“要改革党的纪检体制,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”。
长期关注反腐问题的专家李永忠认为,今后的中央巡视制度在空间上、地域上,覆盖面会更大,“现在的巡视只是中央和省(区市)两级,如何有效地覆盖到市及县,特别是县这一级,是巡视组要破解的一个难题”。
进展 6个巡视点查出腐败问题
本轮中央巡视始于今年5月,中央向江西、湖北、内蒙古、贵州、重庆、中储粮、水利部、中国出版集团、中国进出口银行、中国人民大学,派出了10个巡视组。
截至目前,除了水利部,其他6个被巡查地区和单位,在“廉政建设”方面,均被指出存在腐败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