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7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。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
中央政法工作会议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。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。他强调,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,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,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,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。要以最坚决的意志、最坚决的行动扫除政法领域的腐败现象,坚决清除害群之马。
昨天,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。与此前数年举行的政法工作会议不同的是,今年的会议名头为“中央政法工作会议”,而不是“全国政法工作会议”。
多位研究法治的学者表示,今年的会议较往年规格更高,领导人重视程度也更高。
高层对政法工作的重视,在十八大之后表现更为明显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仅在2013年一年中,就多次作出专门批示,并在其他多个场合提到法治。
在学者看来,这次会议冠以“中央”的名义,意味着这已经不是政法系统内部的活动。
“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,很多领域出现的问题,单靠一个部门很难解决。”中央党校教授向春玲说,这需要顶层设计协调,各部门协作推进才能见成效,降低成本。
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何家弘说,过去几年随着民众对法治的认识提高,司法领域一些漏洞和问题逐渐凸显,要解决这些问题,需要领导人下决心推动改革。
何家弘认为,我国法治观念比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确有差距,完善法治建设,需要领导人首先接受法治,要让官员依法行政。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,显示出中央领导人对政法工作的重视程度。
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树义表示,社会对法治的诉求越来越高,但是之前的一段时间内,立法越来越多,司法的权威性、独立性并不令人满意。
在张树义看来,这次以中央名义召开会议,会议规格提升,说明党中央关注到有关方面的问题,“往往问题得到中央的重视,从上至下才能重视起来。”(新京报记者 涂重航 邢世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