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推出的首批簡約公屋共4,440個單位,於今年6月起接受申請,其中若申請者只選擇「新界或擴展市區」項目,會有加分。房屋局周二(3日)又宣布,為成功入住簡約公屋者提供一次性特別津貼,其中入住「新界」項目者,可獲入住「津貼或擴展市區」者約雙倍的津貼。
有立法會議員認為,當局「優待」入住新界簡約公屋者,是因為新界簡約公屋項目地點偏遠,無法吸引申請者,又認為偏遠選址變相要求基層搬離生活圈,無法回應他們的實際需要。
房屋局周二宣布,成功向扶貧委員會申請由關愛基金撥款8,988萬元,向簡約公屋入住者提供一次性特別津貼,讓他們應付「搬遷的相關開支」,預計21,000戶受惠。
津貼金額以「市區及擴展市區(包括屯門)」及「新界(包括元朗及上水)」項目劃分,按人數增加,介乎1,900元至12,550元不等,其中後者的金額約為前者的兩倍,比如3人住戶居於前者,可獲3,800元,居於後者則有7,600元。
在周二宣布一次性特別津貼當日,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更「親身上陣」,帶領約70位有意了解和申請簡約公屋的市民「睇樓」,參觀元朗攸壆路項目的樣板單位,又向他們分享派津貼這個「好消息」。
記者向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查詢時,她得悉六人居於新界簡約公屋有12,550元一次津貼,驚訝表示「咁多錢?」。她認同基層搬遷有津貼需要,但認為當局向新界簡約公屋者入住者派雙倍津貼,是因為新界項目吸引力不足,擔心入住率,要以此手段「推銷」。
江玉歡又表示,官員近日不斷宣傳、遊說、搞睇樓團,正正反映新界簡約公屋吸引力有限,「而家派埋錢,又話好搶手,點解咁辛苦呢?」。她又質疑當局若現在用派錢解決新界簡約公屋吸引力低的問題,日後新界的公屋項目有同樣情況出現,是否又要派錢。
江玉歡強調,基層市民「冇司機、唔搭的士 ;係靠對腳行、要搭公共交通工具」,但當局選址「母雷公咁遠」,變相要基層搬離生活圈。她又提到不少基層從事飲食業,都是依靠「落場」時間,接送子女放學、買餸等,居於偏遠選址難以做到,期望當局若再推出類似項目,需尋找更多市區選址,才能回應他們的生活需要。
扶貧委員會上屆成員、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則表示,當局申請基金時,曾向委員會表示,因為屬新界項目的元朗及上水較為偏遠,交通費較貴,故津貼較多。被問到在申請時與新界歸於同一類的「擴展市區(即屯門)」,為何今次與「市區」歸為同一類,她估計,是由於屯門項目地點較鄰近車站,亦有更多配套。
社協今年2月曾公布調查結果,指有4成低收入人士,拒絕入住新界區的簡約公屋。被問到現時情況,施麗珊說:「一啲啲人,多咗人(願意)轉新界。」她提到不少公屋申請者因為等候「上樓」多時,又擔心選擇「市區」項目,難以與家中有長者的申請者「鬥高分」,故願意入住新界的簡約公屋。
上一篇:深水埗倫常命案印度婦疑丈夫有第三者
下一篇:最后一页